观察一个人的儿时的游戏和玩具,可以看到一个人的一生。据说,都柏林一个黑社会老大,恶贯满盈,最后死于西班牙毒枭间火拼。他小时候最喜欢玩的游戏就是虐待玩具,所有玩具都是缺胳膊少退的。稍微长大一点,虐待动物,他家的宠物在他的淫威下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成人后就开始虐待同伙,整个都柏林一听到他的名字就发抖,母亲用他的名字吓唬爱哭闹的小孩。
每当我面对困境,我最先想到的是:“有什么大不了的,天塌下来也不过如此”。仔细回想,我能为这种“鸵鸟哲学”找到儿时游戏的影子。大家都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土话叫“百寻妞”,当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百”是“躲藏”的意思,“寻”当然是“寻找”,“妞”是躲藏者给寻找者一点点提示时所发出来的“喵呜”声。有一次我将自己的头塞进墙壁的洞里,身体露在外面,算是躲好了。最近我看动画片,小企鹅跟人玩“百寻妞”,他把自己的眼睛给蒙上,说:我蒙上了自己的眼睛,没有人能看到我!可见,蒙上自己的眼睛就以为他人看不见 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他人听不到,这种掩耳盗铃或者鸵鸟埋沙的行为是很普遍的,当然也包括中国政府。
圣人的儿时游戏自然不同寻常,比如孔子六岁“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玩的是祭祀;而刘备“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他玩的是做皇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当然学习打地洞。我从来不是孩子王,也不善于追随他人甘当喽罗。我最喜欢玩的是塑泥佛,也就是捏泥人那活儿。
黄土地,黄帝,炎黄子孙,黄皮肤,脸朝黄土背朝天,黄土就有了象征意义,并且给我一个错觉,那就是,泥土的本来颜色应该是黄的。一直到很久以后才发觉,其实不然,江南的泥土是红色的。江南的红土,细腻而具粘性,是烧砖瓦的最好材料。
在一个炎热的夏日,浓密的树荫挡住了午后的烈日,蝉声呱噪。我提了畚箕,到屋旁的竹园里,铲开表面的黑土,就能看到红土。提回到屋后水浚渎边,加点水,然后手脚并用,或踩或揉。尤其用脚踩,泥土柔软而阴凉,一脚踩下去,泥巴从脚趾缝冒上来。然后开始塑佛像,陈十四娘娘、法青、法通、观音菩萨,这些都是村附近的池塘庵里供奉的。
尽管我喜欢玩泥巴,但是,我很少弄脏衣裤。农村里,习惯赤脚,所以无所谓弄脏了鞋子。所以,也经常得到父母亲的表扬,也成为其他家长教训孩子的模范。这种常在水边走却能不湿鞋的能力似乎一直到现在还没有丧失,我不敢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那样说太让人反胃了,不过,还真有那么一点意思在里面。
农村里,除了泥土最多,然后就是石头了,所以,“背石子”游戏也是我们常玩的。一把石子,向上扔起来的同时,将手翻转,手背朝上,石子就落在手背上。然后用手背将石子往上扔起,快速一把抓住下落的石头,抓到多少就属于你的。这个游戏,当然手大的划算。
类似的战利品游戏就是甩纸板。将一张张纸者成方形纸板,然后找人比试。用力地甩下纸板,只要将对方的纸板翻转,那纸板就属于你的了。当然纸板王最容易将别人的纸板翻转,最难被别人翻转,所以纸板折得越大越好。当然甩的时候也是有技巧的。
背石子和甩纸板玩的还只是不能吃不能用的石子和纸板,“滚刀柴”则是玩真的。上山砍柴是很枯燥乏味的事,加上大炼钢铁和大垦荒,所有的山头都红辣辣的、光秃秃的没有东西。我们得走很远的路才能找到筱柴,而这些筱柴也都是一年生的,猪鬃毛似得很短,手都很难握住,得很用力的用刀刮起来。
几个砍柴伙伴,放下扁担,割了几把柴禾,就有人提议玩“滚刀柴”了。用三根灌木树起一个三脚叉,所有人砍一把柴,要差不多同样大小,作为赌注,然后站到四五米开外,轮流飞刀,如果柴刀打中三脚叉,三脚叉翻倒,就赢了。赢的人拿走所有的赌注,一般游戏到最后大家都能赚到一担柴,但也有运气不好的,等游戏结束,其他人都完成了砍柴的任务,他一个人在飞快的砍几把柴凑数,回去还得让母亲骂:狗头那么大的一把柴,山上的柴都被麂鹿吃光了么?
尽管小时候也爱玩这些游戏,但是长大却并不喜欢赌博。可见文章开头提到的“儿时的游戏和玩具,可以看到一个人的一生”的说法并不可靠。孔子成圣,刘备称帝后,后人也就将他们儿时的游戏附会上去,包括贾宝玉抓周时拿的胭脂,更是小说家言,不可信。小时候玩过孩子王的又有多少?不过,鸭子喜欢玩水,小老鼠喜欢打地洞大抵是没错的。
父亲是一个村小学老师,但是他更像一个农民。当时农村的土地政策,你开垦了荒山,种上农作物,那块地就算归你所有的。父亲开垦了很多荒地,从我能拿得动锄头起,就跟着父亲在田边地角“开荒”。尤其是小溪边,开垦了很多水田,插秧、种芋艿。有时候碰到巨大的石块,父亲也会帮忙将石块撬开。然而,眼看着水稻开始绿油油的长势旺盛,洪水来了,水田被冲得无影无踪,只剩下那大石块留在那里,被大水冲刷得干净而光滑,明晃晃的在太阳底下呆着,显得非常刺眼。如果我现在还在农村呆着,应该是一个好农民,脊背在多年的重担下变得跟父亲的一样弯曲。那些我曾经怀着巨大热情开垦过的荒地,现在应该已经没有当年的痕迹了,但每当我想起,就联想到流沙上的高楼,那些生命中用百倍的努力完成的东西,最终也会成为风中那微弱的一声叹息。
看迪斯尼的动画《玩具总动员》,当巴斯光年发现自己既不是太空巡逻兵,也不会飞翔,他发出了绝望的感叹:“多年的学院训练就这样浪费了!”最后他只得承认牛仔胡迪的话是正确的,我们只是玩具!玩具的生命在于成为小孩手中的玩具,而不是被博物馆高价收购了收藏。我惊叹于迪斯尼动画所蕴含的哲理居然跟老庄不相上下,庄子说,我宁愿做脏兮兮的在涂泥中的活乌龟,而不愿意自己的龟壳被供奉在庙堂之上。
同样迪斯尼动画片《狮子王》,当穆法沙被刀疤害死,辛巴不得不逃离家园,跟猫鼬和野猪生活在一起,吃着粘乎乎的昆虫,觉得“味道还不错”!“Hakuna matata”不要担心成了他的座右铭。跟巴斯光年正好相反,最后,他发现自己是一个王国的合法继承人,他勇敢向刀疤提出挑战:“我回来啦,你选择吧,要么退位,要么接受挑战!”
不管巴斯光年还是辛巴,一个退去头顶的光环,一个脱掉身上的伪装,最终都发现了真正的自我。游戏人生,总有一天,人会从那些儿时的梦中醒来。
每当我面对困境,我最先想到的是:“有什么大不了的,天塌下来也不过如此”。仔细回想,我能为这种“鸵鸟哲学”找到儿时游戏的影子。大家都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土话叫“百寻妞”,当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百”是“躲藏”的意思,“寻”当然是“寻找”,“妞”是躲藏者给寻找者一点点提示时所发出来的“喵呜”声。有一次我将自己的头塞进墙壁的洞里,身体露在外面,算是躲好了。最近我看动画片,小企鹅跟人玩“百寻妞”,他把自己的眼睛给蒙上,说:我蒙上了自己的眼睛,没有人能看到我!可见,蒙上自己的眼睛就以为他人看不见 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他人听不到,这种掩耳盗铃或者鸵鸟埋沙的行为是很普遍的,当然也包括中国政府。
圣人的儿时游戏自然不同寻常,比如孔子六岁“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玩的是祭祀;而刘备“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他玩的是做皇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当然学习打地洞。我从来不是孩子王,也不善于追随他人甘当喽罗。我最喜欢玩的是塑泥佛,也就是捏泥人那活儿。
黄土地,黄帝,炎黄子孙,黄皮肤,脸朝黄土背朝天,黄土就有了象征意义,并且给我一个错觉,那就是,泥土的本来颜色应该是黄的。一直到很久以后才发觉,其实不然,江南的泥土是红色的。江南的红土,细腻而具粘性,是烧砖瓦的最好材料。
在一个炎热的夏日,浓密的树荫挡住了午后的烈日,蝉声呱噪。我提了畚箕,到屋旁的竹园里,铲开表面的黑土,就能看到红土。提回到屋后水浚渎边,加点水,然后手脚并用,或踩或揉。尤其用脚踩,泥土柔软而阴凉,一脚踩下去,泥巴从脚趾缝冒上来。然后开始塑佛像,陈十四娘娘、法青、法通、观音菩萨,这些都是村附近的池塘庵里供奉的。
尽管我喜欢玩泥巴,但是,我很少弄脏衣裤。农村里,习惯赤脚,所以无所谓弄脏了鞋子。所以,也经常得到父母亲的表扬,也成为其他家长教训孩子的模范。这种常在水边走却能不湿鞋的能力似乎一直到现在还没有丧失,我不敢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那样说太让人反胃了,不过,还真有那么一点意思在里面。
农村里,除了泥土最多,然后就是石头了,所以,“背石子”游戏也是我们常玩的。一把石子,向上扔起来的同时,将手翻转,手背朝上,石子就落在手背上。然后用手背将石子往上扔起,快速一把抓住下落的石头,抓到多少就属于你的。这个游戏,当然手大的划算。
类似的战利品游戏就是甩纸板。将一张张纸者成方形纸板,然后找人比试。用力地甩下纸板,只要将对方的纸板翻转,那纸板就属于你的了。当然纸板王最容易将别人的纸板翻转,最难被别人翻转,所以纸板折得越大越好。当然甩的时候也是有技巧的。
背石子和甩纸板玩的还只是不能吃不能用的石子和纸板,“滚刀柴”则是玩真的。上山砍柴是很枯燥乏味的事,加上大炼钢铁和大垦荒,所有的山头都红辣辣的、光秃秃的没有东西。我们得走很远的路才能找到筱柴,而这些筱柴也都是一年生的,猪鬃毛似得很短,手都很难握住,得很用力的用刀刮起来。
几个砍柴伙伴,放下扁担,割了几把柴禾,就有人提议玩“滚刀柴”了。用三根灌木树起一个三脚叉,所有人砍一把柴,要差不多同样大小,作为赌注,然后站到四五米开外,轮流飞刀,如果柴刀打中三脚叉,三脚叉翻倒,就赢了。赢的人拿走所有的赌注,一般游戏到最后大家都能赚到一担柴,但也有运气不好的,等游戏结束,其他人都完成了砍柴的任务,他一个人在飞快的砍几把柴凑数,回去还得让母亲骂:狗头那么大的一把柴,山上的柴都被麂鹿吃光了么?
尽管小时候也爱玩这些游戏,但是长大却并不喜欢赌博。可见文章开头提到的“儿时的游戏和玩具,可以看到一个人的一生”的说法并不可靠。孔子成圣,刘备称帝后,后人也就将他们儿时的游戏附会上去,包括贾宝玉抓周时拿的胭脂,更是小说家言,不可信。小时候玩过孩子王的又有多少?不过,鸭子喜欢玩水,小老鼠喜欢打地洞大抵是没错的。
父亲是一个村小学老师,但是他更像一个农民。当时农村的土地政策,你开垦了荒山,种上农作物,那块地就算归你所有的。父亲开垦了很多荒地,从我能拿得动锄头起,就跟着父亲在田边地角“开荒”。尤其是小溪边,开垦了很多水田,插秧、种芋艿。有时候碰到巨大的石块,父亲也会帮忙将石块撬开。然而,眼看着水稻开始绿油油的长势旺盛,洪水来了,水田被冲得无影无踪,只剩下那大石块留在那里,被大水冲刷得干净而光滑,明晃晃的在太阳底下呆着,显得非常刺眼。如果我现在还在农村呆着,应该是一个好农民,脊背在多年的重担下变得跟父亲的一样弯曲。那些我曾经怀着巨大热情开垦过的荒地,现在应该已经没有当年的痕迹了,但每当我想起,就联想到流沙上的高楼,那些生命中用百倍的努力完成的东西,最终也会成为风中那微弱的一声叹息。
看迪斯尼的动画《玩具总动员》,当巴斯光年发现自己既不是太空巡逻兵,也不会飞翔,他发出了绝望的感叹:“多年的学院训练就这样浪费了!”最后他只得承认牛仔胡迪的话是正确的,我们只是玩具!玩具的生命在于成为小孩手中的玩具,而不是被博物馆高价收购了收藏。我惊叹于迪斯尼动画所蕴含的哲理居然跟老庄不相上下,庄子说,我宁愿做脏兮兮的在涂泥中的活乌龟,而不愿意自己的龟壳被供奉在庙堂之上。
同样迪斯尼动画片《狮子王》,当穆法沙被刀疤害死,辛巴不得不逃离家园,跟猫鼬和野猪生活在一起,吃着粘乎乎的昆虫,觉得“味道还不错”!“Hakuna matata”不要担心成了他的座右铭。跟巴斯光年正好相反,最后,他发现自己是一个王国的合法继承人,他勇敢向刀疤提出挑战:“我回来啦,你选择吧,要么退位,要么接受挑战!”
不管巴斯光年还是辛巴,一个退去头顶的光环,一个脱掉身上的伪装,最终都发现了真正的自我。游戏人生,总有一天,人会从那些儿时的梦中醒来。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