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2019-nCoV刺突蛋白中独特插入片段与HIV-1 gp120和Gag的异常相似性

2019-nCoV刺突蛋白中独特插入片段与HIV-1 gp120和Gag的异常相似性

(这篇论文通过谷歌翻译,并修改了几个术语。简单的来说,这种新型病毒是非典病毒和艾滋病毒的合成,如果这篇文章的研究结果被同行证实,结果非常严重,对亚裔和非洲裔具有强烈的感染性,可能是导致灭种的生化武器。)
Prashant Pradhan, Ashutosh Kumar Pandey, Akhilesh Mishra, Parul Gupta1, Praveen Kumar Tripathi1, Manoj Balakrishnan Menon1, James Gomes1, Perumal Vivekanandan and Bishwajit Kundu

Kusuma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ew Delhi-110016, India.

印度理工学院Kusuma生物科学学院

Acharya Narendra Dev College, University of Delhi, New Delhi-110019, India

Equal contribution

Corresponding authors- email: bkundu@bioschool.iitd.ac.in

vperumal@bioschool.iitd.ac.in

提要

我们目前正在目睹由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的主要流行病。 2019-nCoV的发展仍然难以捉摸。 我们在刺突糖蛋白(S)中发现了4个插入,这是2019-nCoV所独有的,在其他冠状病毒中不存在。 重要的是,所有4个插入片段中的氨基酸残基均与HIV-1 gp120或HIV-1 Gag中的氨基酸残基具有相同性或相似性。 有趣的是,尽管插入片段在一级氨基酸序列上是不连续的,但2019-nCoV的3D建模表明它们会聚在一起构成受体结合位点。 在2019-nCoV中发现4个独特的插入片段,这些插入片段都与HIV-1关键结构蛋白中的氨基酸残基具有同一性/相似性,这在自然界不太可能是偶然的。 这项工作提供了关于2019-nCoV的未知见解,并阐明了该病毒的进化和致病性,对诊断该病毒具有重要意义。


导言

冠状病毒(CoV)是感染动物和人类的单链正义RNA病毒。根据它们的宿主特异性,它们可分为4个属:α冠状病毒,β冠状病毒,δ冠状病毒和γ冠状病毒(Snijder等,2006)。有七种已知的CoV类型,包括229E和NL63(Alphacoronavirus属),OC43,HKU1,MERS和SARS(Beta Coronavirus属)。虽然229E,NL63,OC43和HKU1普遍感染人类,但2002年和2012年的SARS和MERS暴发分别是当病毒从动物传播到人类造成严重死亡时发生的(J.Chan等人,nd; JFW Chan等人)。等人,2015年)。 2019年12月,中国武汉又发生了一次冠状病毒暴发,该暴发也从动物传播给人类。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该新病毒临时称为2019年新冠状病毒(2019-nCoV)(J.F.-W. Chan等,2020; Zhu等,2020)。尽管有几种关于2019-nCoV起源的假设,但这种持续爆发的根源仍然难以捉摸。


2019-nCoV的传播方式类似于先前爆发中记录的传播方式,包括通过身体或气溶胶与感染病毒的人接触。武汉报道了轻至重病病例以及感染死亡病例。这次疫情已蔓延至包括法国,澳大利亚和美国在内的遥远国家。中国国内外的案件数量急剧增加。我们目前的理解仅限于病毒基因组序列以及适度的流行病学和临床数据。对可用的2019-nCoV序列进行全面分析可能会提供重要线索,这可能有助于增进我们当前对管理持续爆发的认识。冠状病毒的刺突糖蛋白(S)被切割成两个亚基(S1和S2)。 S1亚基有助于受体结合,而S2亚基促进细胞膜融合(Bosch等,2003; Li,2016)。冠状病毒的突触糖蛋白是组织嗜性和宿主范围的重要决定因素。此外,刺突糖蛋白是疫苗开发的关键靶标(Du等人,2013)。因此,刺突蛋白代表了冠状病毒中研究最广泛的蛋白。因此,我们寻求使用计算工具研究2019-nCoV的刺突糖蛋白,以了解其进化,新特征序列和结构特征。


研究方法

核酸和蛋白质序列的检索和比对我们从NCBI病毒基因组数据库(https://www.ncbi.nlm.nih.gov/)中检索了所有可用的冠状病毒序列(n = 55),并使用了GISAID(Elbe&Buckland-Merrett,2017)[https: //www.gisaid.org/]检索截至2020年1月27日所有可用的2019-nCoV全长序列(n = 28)。使用MUSCLE软件对所有冠状病毒基因组进行多序列比对(Edgar,2004)基于近邻结合法。在55个冠状病毒基因组中,使用MEGAX软件将所有类别的32个代表性基因组用于建立系统发生树模型(Kumar等,2018)。发现最接近的亲属是SARS CoV。使用Multalin软件(Corpet,1988)对SARS CoV和2019-nCoV的糖蛋白区域进行比对和可视化。使用BLASTp和BLASTn将鉴定出的氨基酸和核苷酸序列与整个病毒基因组数据库进行比对。通过使用MEGAX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提出了2019-nCoV基因组的28个临床变异中核苷酸和氨基酸基序的保守性。使用SWISS-MODEL在线服务器(Biasini等,2014)生成2019-nCoV糖蛋白的三维结构,并使用PyMol对其进行标记和可视化(DeLano,2002)。


结果

2019-nCoV刺突蛋白中新插入片段与HIV-1 gp120和Gag的异常相似性


我们的全长冠状病毒的系统树表明,2019-nCoV与SARS CoV密切相关[图1]。此外,其他近期研究也显示2019-nCoV与SARS CoV相关联。因此,我们将2019-nCoV的刺突糖蛋白序列与SARS CoV的刺突糖蛋白序列进行了比较(NCBI登录号:AY390556.1)。在仔细检查序列比对后,我们发现2019-nCoV刺突糖蛋白包含4个插入片段(图2)。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些插入片段是否存在于其他任何冠状病毒中,我们对所有可用冠状病毒(n = 55)[参见表S.File1]的NCBI refseq(ncbi.nlm.nih.gov)的刺突糖蛋白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多序列比对,其中包括一个序列2019-nCoV [Fig.S1]。我们发现这4个插入片段[插入片段1、2、3和4]对于2019-nCoV是唯一的,并且在分析的其他冠状病毒中不存在。来自中国的另一个小组记录了三个插入片段,它们比冠状病毒的刺突糖蛋白序列较少(Zhou等人,2020年)。


图1:最大似然族谱显示了2019-nCoV的进化:进化历史是通过使用最大似然法和基于JTT矩阵的模型来推断的。 显示了具有最高对数可能性(12458.88)的树。 通过将近邻结合发(Neighbor-Join)和BioNJ算法应用于使用JTT模型估算的成对距离矩阵,然后选择具有较高对数似然值的拓扑,可以自动获得用于启发式搜索的初始树。 该分析涉及5个氨基酸序列。 最终数据集中共有1387个位置。 在MEGA X中进行了进化分析。


图2:2019-nCoV的刺突蛋白和SARS之间的多序列比对。 使用MultiAlin软件比对2019-nCoV(武汉-HU-1,保藏号NC_045512)和SARS CoV(GZ02,保藏号AY390556)的刺突蛋白的序列。 差异的位置在框中突出显示。


然后,我们翻译了比对的基因组,发现这些插入片段存在于所有武汉的2019-nCoV病毒中,而蝙蝠的2019-nCoV病毒除外(图S4)。对2019-nCoV特有的4个高度保守的插入片段感到迷惑不解,我们想了解它们的起源。为此,我们使用每个插入2019-nCoV的局部片段作为查询条件,比对所有病毒基因组的进行搜索查询,并考虑了100%序列覆盖率的命中条件。出人意料的是,这四个插入片段中的每一个都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蛋白的短片段对齐。表1显示了2019-nCoV中插入片段的氨基酸位置以及HIV-1 gp120和HIV-1 Gag中的相应残基。前3个插入片段(插入1、2和3)与氨基酸的短片段对齐HIV-1 gp120中的残基。插入物4与HIV-1 Gag对齐。 2019-nCoV的刺突糖蛋白中的插入物1(6个氨基酸残基)和插入物2(6个氨基酸残基)与定位到HIV-1 gp120的残基100%相同。 2019-nCoV中的插入片段3(12个氨基酸残基)与HIV-1 gp120对应并带有缺口[见表1]。插入物4(8个氨基酸残基)与HIV-1 Gag对应并带有缺口。


尽管这4个插入片段代表2019-nCoV的刺突糖蛋白中不连续的短氨基酸段,但实际上这三个插入片段都与HIV-1 gp120和HIV-1 Gag(在所有带注释的病毒蛋白中)具有氨基酸同一性或相似性这表明这不是一个偶然的偶然发现。换句话说,可能偶尔会为不相关的蛋白质中的6至12个连续氨基酸残基进行偶然的匹配。但是,2019-nCoV峰值糖蛋白中的所有4个插入片段不太可能偶然与无关病毒(HIV-1)的2个关键结构蛋白匹配。映射到HIV-1的2019-nCoV刺突糖蛋白的插入片段1、2和3的氨基酸残基分别是gp120中V4,V5和V1域的一部分[表1]。由于2019-nCoV插入片段定位到HIV-1的可变区,因此它们在HIV-1 gp120中并不普遍存在,但仅限于选定的HIV-1序列[请参阅S.File1],主要来自亚洲和非洲。HIV-1 Gag蛋白使病毒与带负电荷的宿主表面相互作用(Murakami,2008年),而Gag蛋白上的高正电荷是宿主与病毒相互作用的关键特征。在分析2019-nCoV中4个插入片段中每个片段的pI值以及来自HIV-1蛋白的相应氨基酸残基片段时,我们发现a)每个分析的对的pI值非常相似b)这些pI值中的大多数为10±2 [参考表1]。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插入物3和4之间存在间隙,但pI值是可比较的。所有4个插入片段的pI值均一,值得进一步研究。


由于这4个插入片段在任何其他冠状病毒中均不存在,因此编码这些插入片段的基因组区域代表了设计引物(primers)的理想候选者,这些引物可将2019-nCoV与其他冠状病毒区分开。


表1:HIV-1的2019-nCoV和gp120蛋白的比对序列及其在蛋白质一级序列中的位置。 所有插入物均具有高密度的带正电残留物。 插入物3和4中被删除的片段增加了正电荷与表面积的比率。 *请参阅补充。 表1登记号。(插入1来自泰国HIV,插入2来自肯尼亚,3和4来自印度。)


新型插入片段是2019-nCoV受体结合位点的一部分

为了获得结构性视觉从而了解这些插入在2019-nCoV糖蛋白中的作用,我们基于SARS刺突糖蛋白(PDB:6ACD.1.A)的可用结构对其结构进行了建模。建模结构的比较表明,尽管插入片段1,2和3位于蛋白质一级序列的非连续位置,但它们折叠后构成识别宿主受体的糖蛋白结合位点部分(Kirchdoerfer等,2016) (图4)。插入物1对应于2019-nCoV刺突糖蛋白中S1亚基的NTD(N末端结构域),插入物2和3对应于CTD(C末端结构域)。插入片段4位于S1亚基的SD1(子域1)和SD2(子域2)的交界处(Ou等,2017)。我们推测,这些插入通过在蛋白质结构中形成亲水环,从而可以促进或增强病毒-宿主相互作用,从而为糖蛋白结合位点提供了额外的灵活性。


图3. 2019-nCoV病毒的模拟同型三聚体刺突糖蛋白。 HIV包膜蛋白的插入片段带有彩色珠子,显示在该蛋白的结合位点。


2019-nCoV的进化分析

据推测,2019-nCoV是冠状病毒的变体,其源于动物源并传播给人类。考虑到宿主特异性的变化,我们决定研究该病毒的刺突糖蛋白(S蛋白)序列。 S蛋白是帮助病毒识别和附着宿主的表面蛋白。因此,这些蛋白质的变化可以反映为病毒宿主特异性的变化。为了了解2019-nCoV的S蛋白基因的变化及其对结构重组的影响,我们针对所有其他病毒进行了2019-nCoV的非法分析。 2019-nCoV,Bat-SARS-Like,SARS-GZ02和MERS的S蛋白氨基酸序列之间的多序列比对显示,S蛋白与SARS-GZ02的进化具有最接近的显着多样性(图1)。


在2019-nCoV的刺突蛋白区域插入

由于2019-nCoV的S蛋白与SARS GZ02具有最相似的血统,因此使用MultiAlin软件比较了这两种病毒的刺突蛋白的编码序列。我们在2019-nCoV的蛋白质中发现了四个新插入片段-“ GTNGTKR”(IS1),“ HKNNKS”(IS2),“ GDSSSG”(IS3)和“ QTNSPRRA”(IS4)(图2)。令我们惊讶的是,这些序列插入不仅在SARS的S蛋白中不存在,而且在冠状病毒科的任何其他成员中也未观察到(补充图)。这令人震惊,因为病毒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自然地获得这种独特的插入。


插入与艾滋病毒有相似之处

观察到插入物存在于可从最近临床分离株获得的2019-nCoV病毒的所有基因组序列中(补充图1)。为了了解这些插入物在2019-nCoV中的来源,我们使用这些插入物作为所有病毒基因组的查询,对BLASTp进行了局部比对。出乎意料的是,所有插入都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对齐。进一步的分析显示,HIV-1与2019-nCoV的比对序列来自表面糖蛋白gp120(氨基酸序列位置:404-409、462-467、136-150)和Gag蛋白(366-384个氨基酸)(表格1)。 HIV的Gag蛋白参与宿主膜的结合,病毒的包装以及病毒样颗粒的形成。 Gp120通过与初级受体CD4结合在识别宿主细胞中起关键作用,这种结合诱导GP120中的结构重排,为趋化因子共受体(如CXCR4和/或CCR5)创建了高亲和力结合位点。


讨论

当前的2019-nCoV爆发值得彻底调查并了解其感染人类的能力。请记住,宿主的偏好从以前的冠状病毒到此病毒已有明显变化,我们研究了2019-nCoV和其他病毒之间刺突蛋白的变化。与它的最近亲属SARS CoV相比,我们在2019-nCoV的S蛋白中发现了四个新插入。对来自最近28种临床分离株的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这些插入的编码序列保存在所有这些分离株中。这表明这些插入片段已被2019-nCoV择优获得,为其提供了额外的生存和感染优势。深入研究,我们发现这些插入与HIV-1类似。我们的结果强调了gp120与HIV的Gag蛋白与2019-nCoV刺突糖蛋白之间的惊人关系。这些蛋白质对于病毒识别并锁定在其宿主细胞和病毒结合至关重要(Beniac等,2006)。由于表面蛋白质负责宿主的嗜性,因此这些蛋白质的变化暗示病毒宿主特异性的变化。根据中国的报道,在2019-nCoV的情况下已经获得了宿主特异性,因为该病毒最初被称为感染动物而不是人类,但是在突变后,它也向人类倾斜。

进一步研究蛋白质结构的3D建模显示这些插入物存在于2019-nCoV的结合位点。由于2019-nCoV刺突糖蛋白在其结合结构域中存在gp120基序,我们建议这些基序插入可能提供了对宿主细胞受体的增强亲和力。此外,这种结构变化可能也增加了2019-nCoV可以感染的宿主细胞范围。据我们所知,这些基序的功能在HIV中仍然不明确,需要进行探索。病毒之间遗传物质的交换是众所周知的,而这种关键性交换突出了研究看似无关的病毒家族之间的关系的风险和需要。

结论

我们对2019-nCoV峰值糖蛋白的分析揭示了几个有趣的发现:首先,我们确定了2019-nCoV峰值糖蛋白中的4个独特插入片段,这些插入片段迄今为止尚无其他冠状病毒报道。令我们惊讶的是,2019-nCoV中的所有4个插入片段都映射到NCBI数据库中所有带注释的病毒蛋白中HIV-1 gp120和Gag中氨基酸的短片段。 2019-nCoV峰值蛋白中新插入片段与HIV-1 gp120和Gag的这种不可思议的相似性不太可能是偶然的。此外,3D建模表明,在2019-nCoV刺突糖蛋白的一级蛋白质序列中不连续的独特插入物中至少有3个会聚在一起构成受体结合位点的关键成分。值得注意的是,所有4个插入片段的pI值均约为10,这可能有助于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综上所述,我们的发现表明2019-nCoV的非常规进化值得进一步研究。我们的工作重点介绍了2019-nCoV的新进化方面,并对该病毒的发病机理和诊断产生了影响。


References
Beniac, D. R., Andonov, A., Grudeski, E., & Booth, T. F. (2006). Architecture of the SARS coronavirus prefusion spike. 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 13(8), 751–752. https://doi.org/10.1038/nsmb1123

Biasini, M., Bienert, S., Waterhouse, A., Arnold, K., Studer, G., Schmidt, T., Kiefer, F., Cassarino, T. G., Bertoni, M., Bordoli, L., & Schwede, T. (2014). SWISS-MODEL: Modelling protein tertiary and quaternary structure using evolutionary information. Nucleic Acids Research. https://doi.org/10.1093/nar/gku340

Bosch, B. J., van der Zee, R., de Haan, C. A. M., & Rottier, P. J. M. (2003). The Coronavirus Spike Protein Is a Class I Virus Fusion Protein: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Fusion Core Complex. Journal of Virology, 77(16), 8801–8811. https://doi.org/10.1128/jvi.77.16.8801-8811.2003

Chan, J. F.-W., Kok, K.-H., Zhu, Z., Chu, H., To, K. K.-W., Yuan, S., & Yuen, K.-Y. (2020). Genomic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2019 novel human-pathogenic coronavirus isolated from a patient with atypical pneumonia after visiting Wuhan. 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 9(1), 221–236. https://doi.org/10.1080/22221751.2020.1719902

Chan, J. F. W., Lau, S. K. P., To, K. K. W., Cheng, V. C. C., Woo, P. C. Y., & Yuen, K.-Y. (2015).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Another Zoonotic Betacoronavirus Causing SARS-Like Disease. https://doi.org/10.1128/CMR.00102-14

Chan, J., To, K., Tse, H., Jin, D., microbiology, K. Y.-T. in, & 2013, undefined. (n.d.). Interspecies transmission and emergence of novel viruses: lessons from bats and birds. Elsevier.

Corpet, F. (1988). Multiple sequence alignment with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Nucleic Acids Research. https://doi.org/10.1093/nar/16.22.10881

DeLano, W. L. (2002). The PyMOL Molecular Graphics System, Version 1.1. Schr{ö}dinger LLC. https://doi.org/10.1038/hr.2014.17

Du, L., Zhao, G., Kou, Z., Ma, C., Sun, S., Poon, V. K. M., Lu, L., Wang, L., Debnath, A. K., Zheng, B.-J., Zhou, Y., & Jiang, S. (2013). Identification of a Receptor-Binding Domain in the S Protein of the Novel Human Coronavirus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as an Essential Target for Vaccine Development. Journal of Virology, 87(17), 9939–9942. https://doi.org/10.1128/jvi.01048-13

Edgar, R. C. (2004). MUSCLE: Multiple sequence alignment with high accuracy and high throughput. Nucleic Acids Research. https://doi.org/10.1093/nar/gkh340

Elbe, S., & Buckland-Merrett, G. (2017). Data, disease and diplomacy: GISAID’s innovative contribution to global health. Global Challenges. https://doi.org/10.1002/gch2.1018

Kirchdoerfer, R. N., Cottrell, C. A., Wang, N., Pallesen, J., Yassine, H. M., Turner, H. L., Corbett, K. S., Graham, B. S., McLellan, J. S., & Ward, A. B. (2016). Pre-fusion structure of a human coronavirus spike protein. Nature. https://doi.org/10.1038/nature17200

Kumar, S., Stecher, G., Li, M., Knyaz, C., & Tamura, K. (2018). MEGA X: 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analysis across computing platforms.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https://doi.org/10.1093/molbev/msy096

Li, F. (2016). Structure, Function, and Evolution of Coronavirus Spike Proteins. Annual Review of Virology, 3(1), 237–261. https://doi.org/10.1146/annurev-virology-110615-042301

Murakami, T. (2008). Roles of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Env and Gag proteins in the HIV-1 replication cycle.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52(5), 287–295. https://doi.org/10.1111/j.1348-0421.2008.00008.x

Ou, X., Guan, H., Qin, B., Mu, Z., Wojdyla, J. A., Wang, M., Dominguez, S. R., Qian, Z., & Cui, S. (2017).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receptor binding domain of the spike glycoprotein of human betacoronavirus HKU1. Nature Communications. https://doi.org/10.1038/ncomms15216

Snijder, E. J., van der Meer, Y., Zevenhoven-Dobbe, J., Onderwater, J. J. M., van der Meulen, J., Koerten, H. K., & Mommaas, A. M. (2006). Ultrastructure and origin of membrane vesicles associated with the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replication complex. Journal of Virology, 80(12), 5927–5940. https://doi.org/10.1128/JVI.02501-05

Zhou, P., Yang, X.-L., Wang, X.-G., Hu, B., Zhang, L., Zhang, W., Si, H.-R., Zhu, Y., Li, B., Huang, C.-L., Chen, H.-D., Chen, J., Luo, Y., Guo, H., Jiang, R.-D., Liu, M.-Q., Chen, Y., Shen, X.-R., Wang, X., … Shi, Z.-L. (2020). Discovery of a novel coronavirus associated with the recent pneumonia outbreak in humans and its potential bat origin. BioRxiv. https://doi.org/10.1101/2020.01.22.914952

Zhu, N., Zhang, D., Wang, W., Li, X., Yang, B., Song, J., Zhao, X., Huang, B., Shi, W., Lu, R., Niu, P., Zhan, F., Ma, X., Wang, D., Xu, W., Wu, G., Gao, G. F., & Tan, W. (2020). A Novel Coronavirus from Patients with Pneumonia in China, 2019.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EJMoa2001017. https://doi.org/10.1056/NEJMoa2001017


图S1冠状病毒科糖蛋白的多序列比对,代表所有四个插入片段。

图S2:所有四个插入片段均存在于从GISAID获得的对齐的28个武汉2019-nCoV病毒基因组中。 最后一行的Bat-SARS Like CoV中的缺口表明,插入片段1和4对于武汉2019-nCoV非常独特。


图S3 2019-nCoV的28个临床分离株基因组的系统进化树,其中一个来自蝙蝠作为宿主。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网传:狱中薄熙来致习近平公开信

【编者按】这封伪托薄熙来的公开信,繁体字与简体字混杂,这里统一做了更改。给一些典故做了注释,并指正错误引文出处。  近平老弟: 别来无恙!给你写信,如何称呼,竟成难题,思之再三,还是依四十年前老例,以老弟相称吧,愚兄今日这样称呼你,既不是故意大不敬,更不是存心套近乎,只因我与你确实有些难分难解的缘由,作为中共老一辈革命家的第一代传人,我俩出身相近,背景相似,细数父辈同为开国副总理而后又同进政治局履职的,在所谓"红二代"的诸弟兄中,屈指仅有你我两人而已,现在我不禁疑惑有人故意造成两雄相争的局面似的。而今时迁势易,成王败寇,你已居庙堂之颠颐指气使,拱为一尊,而我却拜你所赐"以非罪之身” [1] 陷缧绁 [2] 之中,且身患顽疾,苟延残喘,来日无多了,你我本同根同源,然人各有志,政见多有不合,而人在江湖常身不由己参差磨擦,势所难免,及至互存芥蒂,歧见日深,各方争相抅陷深文周纳 [3] ,逐成水火之势,愚本想趁党《十八大》之际,直面老弟,有所陈述,以消弭误解,重修旧好,不料吾弟早巳布局,预设网罗、赚我入京、以非常手段夺我自由,此诚为我党历史上又一次毁章行事--未经中央委员会审议而私事抓捕在任的政治局委员。此例一开必将党无法度,国无宁日也!真堪抚掌长太息矣! 诚然,这都是政治利益冲突演变使然,我既纵身政壇泥淖,求仁得仁,又有何怨? 我陷狱八载,不闻世事久矣,已身如槁木,心似古井,本不会也不愿更不屑来打扰老弟,但近年来国事蜩螗 [4] ,香港反送中风暴汹涌未息,讵料武汉瘟疫接踵而至,环顾宇内鄂民死伤枕籍,国人血泪成河,同胞呼救嚎哭,声声不息,国难当头,风云为之变色,天地为之震悚! 苍生生何辜,遭此荼毒!百姓何咎?蒙此浩劫! 语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5] !又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6] "我虽身陷寃狱,头悬随时都可落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7] ,但我身为革命后代,岂能在哀鸿遍野,生灵涂炭之时无动于衷,坐视不顾!且气结于胸,骨鲠在喉!故我甘冒斧钺之凶,不避逆鳞 [8] 之怒,决然披肝沥胆,谨向老弟直抒胸臆如下。 第一、是你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9] 这次肆虐全球的新冠瘟疫是由于你渎职,刻意隐瞒而直接造成的,你必须象个有担当的"男儿"坦白负起全责,不然,象当下你四处指鹿为马、卸责甩锅,妄图嫁禍於人,这样做的结果,一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就如不

据传这是习近平的弟弟,习远平的信

我不想为哥哥辩解,只想让你们理解管理这么大一个国家多么不容易。他夙夜在公日夜操劳,没有任何私心私利,包括最受诟病的更改 国家主席任期制 ,都不是为了个人考虑,只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以前搞 九龙治水 ,结果政令不出中南海,现在他吸取教训,集中领导多了一些,又有什么不对, 国美哪一任总统不是一个人你说了算?有什么政治局约束总统吗? 哥哥曾经私下说过,当中共的最高领导人, 必须先大左才能再大右 ,因为大左才能在党内立足,立足了才能启动彻底的政治改革,早期的胡与赵都是不懂这个道理才半途而废的。他在复杂的党内斗争中上任,每一步路都不能走错,否则必万劫不复。 有些惹起公议的事情,并不是他的旨意,完全是下面有人高级黑故意让他难堪,目前对政法口几个人的处理, 正是对这些杂碎的大清算,这还只是开场好戏还在后头。 我一直跟朋友们讲,我们是习仲勋的儿子,是中共最大的开明派之一的后代,我们不会辜负父亲的教诲。哥哥的历史定位,不光靠以前他所做的,更要靠以后他将要做的,风物长宜放眼量。 这次疫情重创了经济,但会是政改启动的机会,以后 新闻舆论开放,市县普选,司法半独立 ,都会陆续展开。目前他最头疼的事并不是国内,而是西方群起围攻中国。 武汉病毒所泄露病毒的事情 ,不但制造了公共卫生危机,也制造了充满风险的外交环境。无论如何,他会驾驭好中国这艘大船,当好这个舵手,对此我深信不疑。   习近平的弟弟 习远平是习仲勋与齐心的次子。现任国际节能环保协会会长。 重磅信息 国内友人提供习远平的信 灯爷无法辨别此信的真伪 公布供大家参考 pic.twitter.com/iBaCbzyfC9 — 老灯 (@laodeng89) April 30, 2020 必须先大左才能再大右 :也就是企图采取不正义的手段达到正义的目的,怎么可能? 国美哪一任总统不是一个人你说了算?有什么政治局约束总统吗? 这句话似乎对美国的制度也太无知了。 对这些杂碎的大清算: 杂碎这个词有点那个。用党内大清洗,代替司法,很难达到公平和公正,最后得罪人太多,批斗者成了被批斗的,整人者被整,共产党的历史已经反复的证明了这一点。 司法半独立: 为什么是一半独立,怎么计算这个一半? 武汉病毒所泄露病毒的事情: 如果这封信是 伪托的话,其目的可能就在这一句话里。

巴米赛德宴会(barmecide feast)

读到一个《一千零一夜》里的故事,叫做巴米赛德宴会( Barmecide feast )。故事说富翁巴米赛德请人吃饭,他光用嘴说一道一道的菜,并没有真的菜端上来。网络上大都把这个故事跟“画饼充饥”的故事联系起来。如果不是很了解的话,更让人联想起《皇帝的新装》,或者《亩产一万斤》的谎言。以为巴米赛德为富不仁,或者权贵们的奸恶。其实,巴米赛德是一个品得高尚,任人唯才的长者。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个富有的老人叫巴米赛德。 他的宫殿在一个美丽的大花园里。他应有尽有,一切称心。 在同一地方,有一个贫穷的男子,名字叫Schacabac。 他的穿的是别人扔掉的破烂,吃的是他人倒掉的残羹剩菜。 但是他心情愉快,生活得跟国王一样快乐。 有一次,Schacabac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东西吃了,他就去向巴米赛德那里求助。 在门口仆人说,“请进来吧,我们的主人不会让你空着肚子回去的。” Schacabac进了大门,经过许多布置得辉煌壮丽的房间,最后,他在来到了一个大厅。大厅的地上铺着柔软的地毯,墙上挂着精美的图画,大厅里里有舒适的沙发和其他家具。那里,他看见一个长着白胡子的慈祥老人,这就是巴米赛德。 贫困的Schacabac匍伏在地,拜见了巴米赛德。巴米赛德态度和蔼,言语非常友好,询问它需要什么帮助。 Schacabac告诉他所有的烦恼,并说,他已经两天没有吃东西了。 “这可能吗?” 巴米赛德吃惊的说,“你一定是饿得要死了,我这里应有尽有,随便你吃个饱!” 然后,他转身叫,“来人!快拿热水来给客人洗手,然后让厨师赶快准备晚饭。” Schacabac没有想到会得到如此友好款待。 他开始对富翁巴米赛德千恩万谢德说个不停。 “你不用多礼,”巴米赛德说,“让我们赶紧为宴会做准备。” 然后,巴米赛德开始洗手,仿佛有一个人在旁边浇水。“来,和我一起洗手,”他说。 Schacabac没有看到仆人的影子,也看不见洗脸盆,更没有水。但他认为他应该跟着做,于是,他也假装开始洗手。 “好啦,”巴米赛德说,“现在让我们赶紧吃饭。” 他坐了下来,仿佛桌子上摆堆满了山珍海味,拿了刀叉开始切割烤肉。 然后他说,“快吃,我的好朋友。你说你很饿了,不要客气,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 Schacabac开始心领神会,尽管觉得巴米赛德可能在开玩笑。他也拿起刀叉,开始假装大块吃肉。把烤肉切割下来,装模作样的送到嘴边。然后开始咀嚼,说:“真

执女手之卷然

孔子的古人原壤唱的那首歌是什么意思? 原壤的母亲死了,孔子帮他打造棺材。原壤说,很久没有唱歌了,于是他敲着棺材唱道:“貍首之班然,執女手之卷然。” 大家对“貍首之班然”的含义没有分歧,一致认为是指棺材的木料纹理如貍首的斑纹;对“執女手之卷然”的含义说法不同。 孔颖达说,“孔子手执斤斧,如女子之手,卷卷然而柔弱。”意思是原壤在调戏孔子,说孔子手拿斧头的样子跟女人的姿势动作相似。 英国A. Giles的Gems of Chinese Literature一书中的注释,说“女手”“卷然”其实是指棺材的油漆,光滑如女人的皮肤,摸起来如握着女人的手。所以,“貍首”指纹理,“女手”指油漆,觉得非常的合理。 也还有人认为,“女手”是指母亲的手,原壤摸着棺材,感觉就好像小时候牵着母亲的手,思念母亲的意思。似乎也有一些道理。 孔子的弟子在多处表达对孔子的不满。我印象最深的是“子见南子”时,子路不高兴,引起孔子对天发誓。如果这里真的如孔颖达的疏说的那样,孔子拿斧头的姿势柔弱如女子,而原壤敲着棺材调戏他,不能不让人有一些对圣人不敬的联想。在丧礼上唱歌,在孔子在学生的眼里,是不可于原谅的,但是孔子却假装听不见。他确实有过分偏袒原壤。只有在特别溺爱的时候,才会这样原谅他。也许孔子有同性恋倾向?而他的弟子们很会吃醋。

TG是什么的缩写?

由于网络审查,网民有以“GCD”、“GF”、“土共”、“TG”、“伟光正”、“镰刀锤子帮”等指代中共。TG是“土共”一词拼音首字母的缩写,而且组合起来还很像镰刀锤子,T是锤子,G是镰刀。

Miss havisham's Clock (郝薇香小姐的钟)

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远大前程》中的赫薇香小姐,在婚礼那天上午8点40分收到新郎的一封信,知道自己被骗,从此她把自己锁在一所腐朽的大宅院里,一直穿着婚纱,脚上只有一只鞋,婚礼蛋糕和早餐一直留在桌子上,她甚至把家里的所有钟都停在8点40分。 这就是典故赫薇香小姐的钟的来历。 赫薇香小姐

如何翻译秀才、举人和进士

今天阅读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英文版,STRANGE STORIES FROM A CHINESE STUDIO,翻译Herbert Giles,由 微软扫描制作的电子图版 ,非常漂亮。还有 Todd Compton扫描录入的电子文本版 ,也非常全面。还有由LibriVox制作的语音朗读,MP3格式,可供下载,但是只有20篇。 非常有趣的是,“聊斋”一词的翻译,“斋”翻译作书房没错,但据我的理解,“聊”应该作“聊天”解。Herbert Giles直接用Chinese Studio。 读《聊斋志异》第一篇考城隍,Examination for the Post of Guardian Angel,Herbert Giles居然将城隍翻译成Guardian Angel。还有他直接将秀才翻译成graduate,那是大学毕业生。他在注解中给出了秀才、进士、举人的翻译,并且将其对应于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The three degrees of Imperial Civil Examination are literally, (1) Cultivated Talent, (2) Raised Man, and (3) Promoted Scholar.The English equivalents for all kinds of Chinese terms could be bachelor’s degree, Master's degree, and Doctor's degree. 科举考试翻译作Imperial Civil Examination,也可以省却civil。

据传,这是任志强的文章,批评政府应对武汉肺炎疫情的错误政策

2月18日落笔了“记忆与反思”,本想就此罢手了,尤其是不愿再碰触2月19日的伤疤。 四年前的2月19日,我在转发“央视姓党”的微博照片时,加上了“当所有媒体都有了姓,并且不代表人民的利益时,人民就被抛弃到被遗忘的角落了。”的一段评论,于是引发了“十日文革“式的全网大批判和留党察看一年的党的组织纪律的处分!因此,每年的2月19日我都坚决的放下手中的笔,以守护曾经的这一天。 但此次中国武汉肺炎疫情的暴发,恰恰验证了“当媒体都姓党”时,“人民就被抛弃”了的现实。没有了媒体代表人民利益去公告事实的真相,剩下的就是人民的生命被病毒和体制的重病共同伤害的结果。 几天之后媒体上、网络上疯传着2月23日中央召开全国上下约17万人参加的大会,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参加人数最多的中央大会。且远胜于当年七千人的庐山会议的规模,有着比七千人大会更重要的现实意义,也被称为是一次伟大的会议。 网上许多人在用各种方式吹嘘和吹捧这次大会的伟大意义,并且格外的强调这次会议中最重要的党的主席的长篇讲话,是一个鼓舞人心、英明正确的战略部署,为世界指明了防治疫情的方向,号召用举国体制的力量,应对大考,战胜疫情,并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体现了”党中央对疫情形势的判断是正确的,“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一时之间,举国上下都在为伟大领袖的讲话而欢呼雀跃,似乎中国又进入了那个曾经伟大的大跃进时代,又进入了四处红旗飘舞,高举红宝书,三呼领袖“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时代。更有许多人在从各个角度解释自己从2月23日讲话中发现的精华,以为中国又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我也好奇并认真的学习了这篇讲话,但我从中看到的却与各种新闻媒体和网络上报道的“伟大”完全相反。那里站着的不是一位皇帝在展示自己的“新衣”,而是一位剥光了衣服也要坚持当皇帝的小丑。尽管高举一块又一块的遮羞布试图掩盖自己根本就没穿衣服的现实,但丝毫也不掩饰自己要坚决当皇帝的野心,和谁不让我当皇帝,就让你灭亡的决心! 讲话分为一、二、三、四和最后,我也来个一、二、三、四和最后吧!     一、 第一部分是“关于前一段疫情防治工作” 这里讲的是表彰自己的伟大成绩,包括1月7日的批示。“亲自指挥、亲自部署”要有正确的战略策略,要靠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举国体制的医疗物资和生活用品的保供和维护社会稳定

“相由心生”如何翻译?

“相由心生”如何翻译? 再J. M. Barrie的Little Minister中有这么一段对话: "Was she as bonny as folk say?" asked Margaret. "Jean says they speak of her beauty as unearthly." Beauty of her kind," Gavin explained, learnedly, "is neither earthly nor heavenly." He was seeing things as they are very clearly now. "Wat," he said, "is mere physical beauty? Pooh!" "And yet," said Margaret,"the soul surely does speak through the face to some extent." 这句直译,在某种程度上灵魂确实能从面向上表现出来。或者人面知心。 有人将下面这一句翻译为面由心生: The face is the index of the mind.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42078.html?fr=qrl 但是,不管怎么样,面相是相对稳定的一种面部形状或气色,较长期内心灵的作用而形成。但是,mind只是短时的想法或者念头,soul是一个人的灵魂,具有永久性。

《推背图》六十干支和六十四卦搭配问题

南宋岳珂《桯史》记载,宋太祖下令打乱《推背图》顺序并篡改文字,而“不必多禁,正当混之耳。”所以民间流传多个版本,不知道真伪。虽然,《桯史》本身是野史,是一部朝野见闻笔记,赵匡胤是否真的下令这么做,也并没有其它文献做佐证。不过从《推背图》本身来看,有许多疑点,确实有传抄错愕或者有意被篡改的嫌疑。比如卦是《推背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卦共有64个,而干支只有60组,所以最后缺“蹇、谦、小过、归妹”四卦。在西汉京房八宫卦里面,六十四卦分为八宫,每宫有八个卦,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有人推测,李淳风按照京房“八宫卦序”排列《推背图》。不过,金批本《推背图》的卦序与“八宫卦序”有一些差别: 一、按八宫顺序,“剥”后是“晋”,而不是“无妄”; 二、缺“大畜”卦; 三、第二十象和第四十八象都是“同人卦”; 四、八宫卦序“升”、井、大过、随”,《推背图》顺序是“升、家人、井、大过、巽、随” 五、由于第四项和第一项的错误,导致巽宫八卦的错误,“巽、小畜、家人、益、无妄”只剩下小畜和益。 六、最后两象“萃、咸”是颠倒的; 八宫卦序“乾坎艮震”為陽四宮;“巽離坤兌”為陰四宮,每宮陰陽八卦。下面表格是“八宫卦序”( 红色加粗 )和“金批本《推背图》卦序(红色没有加粗)”的对比: 乾為天  天風姤 天山遯 天地否 風地觀 山地剝 无妄 火地晉 火天大有 坎為水  水澤節 水雷屯 水火既濟 澤火革 雷火豐 地火明夷 地水師 艮為山  山火賁 山天大畜 同人 山澤損 火澤睽 天澤履 風澤中孚 風山漸 震為雷  雷地豫 雷水解 雷風恆 地風升 家人 水風井 澤風大過 巽 澤雷隨 巽 為風  風天小畜 風火家人 風雷益 天雷无妄 火雷噬嗑 山雷頤 山風蠱 離為火  火山旅 火風鼎 火水未濟 山水蒙 風水渙 天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