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与病毒对人类的影响
自从新冠病毒爆发以来,不论病毒源头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也不论是有意 的、还是无意的,至少从病毒的传播及攻 击方向来看,事实上,中国已经遭遇到三个波次的攻击;分别是年初对武汉的攻击、 6月对北京的攻击,以及当前对香港、乌 鲁木齐、大连的攻击。
中国遭遇第三轮病毒攻击! !
第三轮攻击方向
● 本轮攻击有3个方向,分别是南部的 香港、西部的乌鲁木齐、东北部的 大连;
首先,来看香港;
香港新冠病例从4月11号达到1000例后,直到 6月5号达才到1102例,近2个月才增加100例,到 6月29号再用近1个月时间,增加100例达到1203 例;然而,6月30号,中国人大通过香港国安法, 尤其是7月4号,港版国安法获得通过;从此之后, 截止到8月1号,香港病例在一个月时间内,暴增 2194例,达到3397例;而这些新增病例中,绝大 多数感染源不明;
与此相应,从7月6号开始,通过深圳口岸入 境的香港人,每日暴增1000人以上,到7月中旬, 日均入境峰值高达3000人,深圳口岸满负荷运转, 隔离区也随即告急;幕后黑手,要的就是这种效 果,在毁灭香港的同时,通过大规模的人员入境, 使得中国的南部防线崩溃,从而顺利将新冠病毒, 重新输入广东,并设法扩散出去;
其次,来看乌鲁木齐
自从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新疆就没出现过几个病例,前期病例数为76例,已经持续了几个月 的0增长;然而,从7月16号新增1例开始,短短半个月时间,新增了592例,其中99%以上的病 例,都集中于乌鲁木齐;而乌鲁木齐是新疆首府,是往来客流的集散地;因此,通过乌鲁木齐 这个节点,病毒将有机会突破西北防线,扩散至内地;
再次,来看大连
7月22号,大连出现的本地感染病例石某,是凯洋海鲜公司的员工,该公司从事国产及进口 水产品加工、冷藏等业务; 经基因测序认定,大连的确诊病例毒株,与北京的病例毒株并不相 关;所以,这更排除了是从前段北京疫情,传播过来的毒株;而更大可能是,大连毒株早已在 本地潜伏于地下;只是随着形势的发展,随时启用而已;而短短10天,大连从出现首例已经增 加到79例,而大连的关联确诊病例,也已经快速扩散至5个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福建、 北京)的9个城市;可见,大连的病毒扩散效率,相对于香港和乌鲁木齐来说,那可真不是一般 的高。
新冠疫情下,又出现汉坦病毒!
前段时间,一名务工人员复工,在途经京昆高速宁陕服 务区时病亡,而检测结果显示,死者汉坦病毒(出血热)核 酸检测为阳性,同车其他29人全部落实就地医学观察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尚未彻底过去,却又出现了“汉坦病毒”!
什么是汉坦病毒? 汉坦病毒,并不是新的病毒,它是主要由鼠类等啮齿类动物传播的一种动物疫源性病原体,是一种RNA病毒,主要 存在于鼠等啮齿类动物的唾液、尿液及粪便之中。
通常,它可以引起两种严重的急性发热性疾病,分别是 肾综合征出血热和汉坦病毒心肺综合征。目前中国常见的是 前者。
汉坦病毒普遍易感,如何预防? 一般认为人群普遍易感,即每个人均可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相关病毒。据以往流调报告显示,流行性出血热病例分布 高度分散,又相对集中,在陕西、黑龙江、山东、辽宁、吉 林等地发病较高。
到底什么是病毒呢?
病毒是一种携带遗传物质、RNA或DNA 的小型传染因子,被一层蛋白质、脂质或糖蛋 白包围,它们在另一个有机体的细胞内复制, 因此它们是寄生的。
病毒是最微小的,结构最简单的一类非细 胞型微生物,并且病毒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病毒表面,还 包裹着类似细胞膜的胞膜和刺突结构,与衣壳 共同决定病毒的特异性,较复杂的病毒外边还 有由脂质和糖蛋白构成的包膜。
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都可以被病 毒感染,有超过400种病毒可以在体内引起感染。
慢性病毒感染可以由多种病毒引起,它 们通过调节免疫反应来“逃离”我们的免疫系 统,这些病毒会引起持续性的感染,可能会持 续一生。
多灾多难的2020
地磁场变化速度比预期快十倍,加速生物毁灭
地磁场起源自地球外核区域熔融金属(铁)的对流运动,不仅有助于引导导航系统,还能保护地表生物 免受有害的宇宙辐射轰炸。不过磁场也无时无刻在变化,且磁场极性每数十万年就会反转一次,上一次地磁 南北极翻转是约78万年前。
滚动的导电岩浆会产生电荷,这些电荷决定了磁极位置并形成不可见的磁力线,连接磁极架起磁场。 磁极和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复杂,某些地方具有强磁性,某些地方则较弱。研究主要作者英国利兹大学 地球与环境学院副教授表示,地磁场的强度会随时间推移而变化,也会出现在核心或地球表面不同位置,比 如高纬度地区拥有强磁场,非洲和南美洲之间则长期存在称为“南大西洋异常区”的弱磁场区域。 过去160年来,地球磁场强度已减弱,表明地磁极可能处于翻转前夕,科学家原本估计翻转过程需持续数千 年,并且每年以约1度的速度移动,但现在利兹大学与加利福尼亚大学团队的新研究表明,地球磁场方向变 化速度可能还比以前想像的还要快10倍、比最近观察到的变化快近100倍。
团队的新磁场模型证明了快速变化与磁场局部减弱有关,最明显的例子是39000年前,就在拉尚事件— —大约41000年前一场短暂的地磁漂移事件(地球磁场短暂逆转)后,地磁场以每年约2.5度的幅度急剧变 化,当时中美洲西海岸附近有局部磁场强度减弱现象。
地磁场减弱和病毒频发
进入20世纪 50 年代以来,新发传染病在全球范围不断出现,特别是2009年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大流 行、2014年西非的埃博拉病毒爆发以及2015年的美洲寨卡病毒大流行给人类健康、全球政治和经济带来严 重影响,使得世界各国切实体验到新发传染病的控制已成为必须面对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为了探索宇宙射 线是否对新发病毒性传染病发生有影响,我们利用宇宙射线活动数据与相关新发病毒性传染病之间的关系进 行研究,为阐明新发病毒传染病的起源和预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在2014年10月撰文指出,埃博拉爆发疫区与非洲磁异常增强、西半球地磁场强度减弱、磁赤道在 非洲北移一一对应,是地磁减弱带来的灾害。这可以解释,埃博拉疫情为什么没有向非洲以外地区快速扩散。 美国在西半球,美国首次埃博拉病例的出现也表明这一推测的可能性:西半球是最可能被扩散的地区。有证 据表明,地磁长期减弱将带来极端灾害频发。
此项研究表明,2009年墨西哥和美国首先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2014年西非的埃博拉病毒爆发 以及2015年的美洲寨卡病毒大流行,是西半球地磁减弱的结果。由于地磁减弱和宇宙射线增强一一对应, 这两大条件导致病毒的爆发和扩散,为我们预防下一次病毒爆发提供了依据。
负氢离子对新冠疫情的作用
新冠病毒与负氢离子的博弈
新冠病毒和所有的病毒在进入人体后,先要进入人体细胞,依赖细胞内的营养 而进行快速的繁殖和生存,因为病毒都善于伪装自己,它的外壳都是蛋白外壳,蛋 白外壳是由一个带正电荷的氮原子组成。
病毒外壳蛋白是氮,蛋的外壳是右上角带一个正电荷,我们的负氢离子(包括 负氧离子)它释放出来的离子是带负电子,这个负氢离子和病毒外壳里的氮非常容 易结合(亲和性),具有亲和力,正负电子相互吸引。病毒的蛋白外壳和负氢离子 负电子结合以后,病毒外壳的结构就产生了变化。
病毒能够进入细胞,主要靠蛋白外壳诱骗细胞的受体才能进入细胞内,细胞的 肉体,原来接受的认可是蛋白外壳里的氮,细胞只认识氮,但正负电子结合以后, 就改变了蛋白外壳,被破坏掉了,不像原来一样了,人体细胞的受体不认识它了, 病毒就不可以进入人体细胞,因为病毒只有进入人体细胞才能生存,病毒不能自我 生存,所以病毒不能进入细胞就会被饿死。所以负氢离子就有广谱抗病毒的作用, 无论是艾滋病毒、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等等所有的病毒都有蛋白外壳,它只要有蛋 白外壳,负氢离子就可以把它破坏掉。
所有的负氢离子、负氧离子、氢气、能对外提供电子的抗氧化剂的都有杀灭 病毒的作用。普通抗氧化剂分子量大,且只能只能释放出一个电子。而负氢离子的 原子量是1,可以释放2个电子,其提供电子的能力成几何倍数增加,是其它抗氧化 剂无法比拟的。
现在国内又有感染了的新型的不明原因的病毒,这说明了就是病毒常态化, 这种情况怎么预防避免感染病毒呢?就是用我们的负氢离子。当我们人体有多量的 电子(负电子),就不怕病毒来。
负氢离子在冠状病毒防控方面有效的间接证据
证据一:游离电子对阻断 SARS病毒有 效
冠状病毒绒毛蛋白有亲电性作用,电子与冠状病毒绒 毛蛋白结合,病毒不能进入人体细胞,因此能自动消亡。 北半球3-9月地球表面有大量电子,与氧发生作用生成负 氧离子,因此有大量电子与冠状病毒接触引起病毒消亡。 因此3月中旬以后疫情缓解。
Sars疫情也能证明这一点,长寿村巴马03年Sars流 行,巴马无一例发生,这次疫情讫今为止尚无病例。因此, 游离电子对病毒有效,既然负氧离子对病毒有效,那么负 氢离子釋放电子能力比负氧离子大数倍,电子密度更大, 故产生负氢离子抑制或杀灭冠状病毒的效果更好。这种假设是否正确,需要用实验证明它。
证据二:负氢 离子对代谢类 炎症有效
西安交通大学的研究数据显示:负氢离子对 大鼠代谢类炎症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1 负氢离子固态载体对大鼠代谢类炎症发生过程中的 血清炎性因子增加的抑制。
二:负氢离子固态载体对大鼠炎症组织中炎性因子增 加的抑制。 三:负氢离子固态载体对大鼠炎症组织中脂代谢紊乱 的产生的缓解。 四:负氢离子固态载体对大鼠炎症组织中氧化损伤的 产生的抑制。
五:负氢离子固态载体对炎症小体的激活的抑制。
证据三:氢气 对呼吸系统炎 症的辅助治疗 效果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院在2018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吸氢气可以抑制气 道黏液积聚、炎症细胞浸润,并减少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中炎症因子,降低气道阻力。
中医文化和养生
《黄帝内经▪素问》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正气是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和抗病能力,是身体的守 卫,是不得病的根本之所在。邪就是邪气, 指的是致病原因、条件等。
人食五谷杂粮,吸收食物营养之气,接受着天地间 的风、寒、暑、燥、火的侵袭。人之所以会得病,就是 因为身体的正气不足,抗病能力低下,邪气乘虚而入发病。
正气其实也是人体整个机能的统一体现,正气在内, 气血充足,就算有邪来犯,也会不发病,将病邪消灭于 无形中。
发病的前提是正气不足,正气不足抗病能力就差,邪 气相对“胜"而发病。可以看出,正气虚是发病重要原因 之一。在发病以后,正气如果逐渐恢复则邪气退去,病情 就会减轻而逐渐康复。如果正气在减弱,邪气自会乘机 而上,病情加重,病程延长。正邪是对立的,邪盛自然发病, 包括来自然界的因素,自己的身体条件等。
中医学中的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中医的整体思维观念,运用到实际当中其实就是"辨证 施治”的理念。在《黄帝内经》中,治病其实治的不是病, 治的是证。就医学本身而言,辩证施治所反映的正是中医 的一条治疗原则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常可见一种病包括几种不同的证, 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相同的证。
所谓“同病异治”,即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其发病的 时间、地区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 阶段,出现了不同的病机,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 各异。
所谓“异病同治”,则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 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和相同的证候,因而也可以采 用同一种方法来治疗。由此可见,中医治病主要不是着眼 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证”的区别。是谓“异病同治”。 例如胃下垂、脱肛和子宫下垂是不同的疾病,但其病机如 果同为中气下陷,治疗就可都用补中益气的方法。(文:孙肖雷)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