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读到这么一段:
我不怎么读张爱玲,这样的评论,迫使我去阅读她的作品和有关材料。读完了《赤地之恋》,作为政治性题材感觉还不错,尽管确实比较粗糙。这部作品确实由美国驻香港新闻处“授权”,但是这很好理解。下面是一段引文:
至于,张爱玲是否出卖灵魂,跟当时丁玲、冰心等作家比较。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命运比《赤地之恋》天差地别,前者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从艺术角度说,两者应该相差不远;从内容来看,前者很明显不如后者。
张爱玲的命运,如果不是在流亡到美国,孤独的死去,也只能在文革时被批斗而死。
《赤地之恋》这样的作品,直到文革结束后很久,才陆陆续续的有些作家涉及这个领域。里面写的血淋淋的场面应该非常的真实,甚至直到现在还没有人敢写。她的《秧歌》和《赤地之恋》应该是这一方面的开山制作,似乎没有先例。
国内的评论,文革前说《秧歌》和《赤地之恋》是“毒草”,文革后说是“败笔”,其实在于这两部作品赤裸裸的揭露了当时的残酷的现实。
张爱玲是一个老式的女人,流亡前后的世界观的转变很值得研究。她跟胡兰成的爱情也非常有争议,但是不能因为胡兰成是汉奸,她就成了没有节气的女人,我们总不能让她去当烈女一头撞死。
1952年,张爱玲远走香港,这个出身望族,从未下过农村、从未接触过中国革命的她写出两部政治倾向鲜明的作品,《秧歌》和〈赤地之恋〉。后者张爱玲本人也承认是在美国驻香港新闻处的“授权下 ”写的,连“故事大纲”都被拟定,写作时还有他人参与。这样粗糙的文字,难道是由张爱玲那只高贵得几乎不染纤尘的手写出来的吗?1995年张爱玲去世时,身边没有一个人。她曾经的丈夫是胡兰成,一个在汪精卫的亲日伪政权下“赫赫有名”的人。政治上无大义可言,思想上无原则可说,生活上无道德可讲的无聊文人。”
我不怎么读张爱玲,这样的评论,迫使我去阅读她的作品和有关材料。读完了《赤地之恋》,作为政治性题材感觉还不错,尽管确实比较粗糙。这部作品确实由美国驻香港新闻处“授权”,但是这很好理解。下面是一段引文:
1952年,张爱玲离开上海,迁居到香港。到香港美国新闻处工作。也就是说,张爱玲是为美国驻香港新闻处工作(USIS, 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Service),《赤地之恋》是其中的一个项目,有人合作应该很正常。
1955年,张爱玲赴美国定居。
1956年,她得到了Edward MacDowell Colony 的写作奖金。这一年她结识了剧作家赖雅,同年八月在纽约与赖雅结婚 。开始创作小说《秧歌》与《赤地之恋》,小说的故事背景是“三反、五反”时期。由于作品与当时中共的主流格调不合,被作为“毒草”而批判。在大陆文学界,张爱玲也因此长期被作为反面典型,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才有所改观。
至于,张爱玲是否出卖灵魂,跟当时丁玲、冰心等作家比较。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命运比《赤地之恋》天差地别,前者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从艺术角度说,两者应该相差不远;从内容来看,前者很明显不如后者。
张爱玲的命运,如果不是在流亡到美国,孤独的死去,也只能在文革时被批斗而死。
《赤地之恋》这样的作品,直到文革结束后很久,才陆陆续续的有些作家涉及这个领域。里面写的血淋淋的场面应该非常的真实,甚至直到现在还没有人敢写。她的《秧歌》和《赤地之恋》应该是这一方面的开山制作,似乎没有先例。
国内的评论,文革前说《秧歌》和《赤地之恋》是“毒草”,文革后说是“败笔”,其实在于这两部作品赤裸裸的揭露了当时的残酷的现实。
张爱玲是一个老式的女人,流亡前后的世界观的转变很值得研究。她跟胡兰成的爱情也非常有争议,但是不能因为胡兰成是汉奸,她就成了没有节气的女人,我们总不能让她去当烈女一头撞死。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