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七月, 2011的博文

伦敦中国大使馆采用数码照片制作证件服务

伦敦中国 大使馆 新规定:"于2011年6月13日起开通人工数码证件拍照服务,并直接使用数码版照片制证,以取代目前采用扫描纸质照片的做法。" 自7月11日起,使馆将全部采用在使馆拍摄的数码照片,不再接受自带照片。 这是一个好消息,以前在照相馆、拍照机器或自己DIY的照片,不是背景太暗,就是尺寸不对,工作人员总能在鸡蛋里找出骨头来。大使馆上午办公,下午关门。护照或旅行证申请人往往手续齐全,只因为照片问题,不能当天办理,尤其对于来自外地的非常不方便。

转型城镇运动

转型城镇运动 起源于英国托特尼斯(Totnes),由罗布-霍普金斯(Rob Hopkins)发起,应对当前“高峰石油(peak oil)”和全球气候暖花问题,降低石油依赖和回归本土,从而提高应付危机的能力。 转型城镇运动以看作绿色运动的延伸,也可以看作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在新形势下的变种。 陈湛匀: 英国转型城镇:"转型运动"建设低碳建筑城市 百度百科“转型城镇”: http://baike.baidu.com/view/4061338.htm 新华网“英国“转型城镇”引领未来生活方式”: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3/19/c_121206338.htm 土豆网(视频):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HsAJuGk7FWQ/ 转型城镇活动手册: Transition Initiatives Primer 港台地区的“转型城镇”运动: 轉型城鎮實踐計劃

民主不意味着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当家作主”的概念是对民主制度的根本性误解。人民只有选择主人的权利,而不可能当家作主。 任何社会制度,都是金字塔形的,下头粗上头尖。主人少,而仆人多。但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人民是大多数,大家都当家作主,尽管“公仆”数量也不少,相比较之下还是少数;中国的政治制度,叫做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对人民民主,对敌人专政”,但是这些敌人被消灭了或者“改造”了,人数越来越少。所以,中国的民主是倒立的民主,中国的民主制度是倒立的制度。 我曾企图用一首打油诗来解释这种绝对荒诞的政治制度,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从此站起来,人民当家作主了,真所谓“有朝一日倒过来,下头尖来上头粗。”但我总觉得这违反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个倒立的金字塔从翻过来的那一刻起就坍塌了。唯一可能的情况是陀螺,但它必须绝对坚固并且不停的旋转才得以或得动态的平衡。我们从那里寻找这种推动力不停的扇打倒立的社会陀螺?

快闪族

原来应斯文(svenenglund)给胡主席的第三封公开信中号召组织七一“ 自由快闪族 ”,他在博客中说: 这个快闪族的计划就是这样,五点五十分钟来外滩“或者在您的城市一个合适的地方,然后六点钟您”突然“的“冻硬”。可能最好是在你的身体上写了”自由“两个字,所以人至少一点明白我们的寓意。六点五分,您就随便继续走路,去那儿都可以,我自己想回家准备考试。您明白吗? 这也许是企图将快闪族跟政治诉求结合的第一例。

人生而不自由

首先,请注意,不要把这个标题读为“人生而自由”。人们有先入为主的误读反射,比如有人说,我今天跟女朋友一起去医院被割了皮包,我就在不同的状况下,两次误读成“我今天跟女朋友一起去医院被割了包皮。”卢梭的那句名言,“人生而自由,却无所不在枷锁之中”。你以为我也准备谈论“人生而自由”,其实不是。 我也曾对“人生而自由”的断言深信不疑。裴多菲那一首诗曾经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然而,最近一段时期,我越来越觉得,这首诗好比《奥德赛》中,赛壬女妖的歌声,引诱着过往船员走向毁灭。 宇宙间,没有任何存在是自由的。自从盘古开天,地球年复一年的按照既定的轨迹运行,正如人类无法抓起自己的头发,逃离地球,什么时候挣脱过万有引力的束缚?什么时候地球曾经改变了围绕地轴自转而改变四季? 表面上,人可以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所有的动物都有行动的自由。但是人不能选择出生,也不能决定死亡。从受精卵开始,人的存在就是地球生物链上的一环。吃与被吃,我们不能否认一个事实,那就是所有的生物必须靠食物生存。 孔子说,不学礼,则手足无措。四只脚的如果不是桌子,会飞的如果不是飞机,会潜水的如果不是潜水艇,中国人都能吃,但是千百年来穆斯林从不吃猪肉,印度教徒从不吃牛肉。蔑视这些规则就意味着毁灭,大英帝国就是因此丢失印度。当时,殖民当局用牛油和猪油混合油脂涂在弹药的包皮纸上,士兵们必须用牙齿咬开包皮纸,然后将火药倒入火药枪膛里。这激怒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教徒,从而引起兵变。 谁说人的思想是自由的?板块学说揭开了地震成因之谜,而地球文化板块冲撞则导致千百年来民族大冲突。我还没有看到过,生活于这些板块之中的人逃离板块束缚而不走向毁灭的。 那么,真正的自由是什么?真正的自由是人认识到自己的不自由。知不可为而不为,或者,知不可为而为之,然后承担后果。 沧浪之水清矣,可以涤吾缨;沧浪之水浊矣,可以涤吾足。先贤的教导,明哲保身,难道有错么?

人生而不平等,我们却以平等对待

关于平等,灌输到我的脑子里的第一个口号是,“人人生而平等”;然后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最后是“机会均等”。最近为这个口号所困扰,以至于失眠。 很想把这些口号归结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谎言”,一棍子打死,好让我安稳的睡觉。然而总觉得这样粗暴的态度可能对先贤们不敬,于是找了一些书来读,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的起源》,皮埃尔-勒鲁的《论平等》,杰弗逊起草的《独立宣言》。这些,以前都读过,那时候怀着极大的热情阅读的东西,现在却没有耐心重新读完。 卢梭认为自然人是平等的,让我们回到过去;皮埃尔-勒鲁赞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口号:“平等、自由、博爱”,通过博爱实现平等,企图让我们放眼未来;而杰弗逊对平等的看法则简单而粗暴。 很明显,自然人是不平等的。高矮、强弱、智愚的差别是常识,不需要证明的。基因科学更加证明了人生而不平等。 即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由于法律本身不平等,决定了人和人之间的不平等,比如亚里斯多德认为奴隶制合法,中国的《选举法》规定四个农民等于一个市民。 “机会均等”仅仅体现了一种公平竞争的原则,让所有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强者胜出,本身体现了不平等。 那么,平等到底是什么?平等或不平等是一种关系。古希腊哲人告诉我们,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也就是说,任何个体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点上等同于自身,而在这个时间点之前和之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个体。除此之外,宇宙中,个体之间的关系只有一种东西完全相等,那就是力和反作用力。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随着时空的改变,而其相等性却不会改变。 因此,“人人平等”不体现在体质、智力和社会地位等自然人和社会人的属性上,也不体现在远近亲疏等血缘和地域远近,而是个体之间的亲和力与排斥力。你不能说婴儿和母亲“生而平等”,但是婴儿对母亲的依赖和母亲对婴儿的支持是人类得以繁衍的基础。这种依赖和支持此消彼长,但是这种力永远能够取得平衡。 平等选举权不在于一人一票的含金量,而在于执政党是否以平等的亲和力待人。中国的选举法规定,四个农民等于一个市民,根据亲和力对等原则,中国农民对执政党的亲和力是市民的四分之一,那么农民的离心力是市民的四分之三。选举权不平等产生的社会不稳定因素是五分之三也就是百分之六十。因此,中国政府得花费比有平等选举权的国家多百分之六十的维稳经费,才可以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 所以,人生而不平等,我们却需要以平等对待。

淫者见淫:鲜为人知的雕塑家和字体设计师私人生活

去伦敦的中国大使馆,你可能会经英国广播公司(BBC)广播大厦(Broadcasting House)。这建筑沿着弯形的街道设计,与旁边的老式建筑融为一体。 这里要谈的不是这幢标志性的建筑,而是墙上的四幅雕塑。当然,当你读完这篇短文,你会发现,重点不在谈这四幅雕塑,而是这个雕塑的作者。这雕塑取材于莎士比亚的《暴风骤雨》中的空气精灵爱丽尔(Ariel),爱丽尔无影无形,却实实在在,如空气中的电波,作为广播电视的象征或者吉祥物是很合适的。在四幅雕塑中,爱丽尔是裸体男孩,广播大厦正门上方的爱丽尔与他师傅普洛斯彼罗(Prospero),爱丽尔供魔法师普洛斯彼罗差遣。据说,原来爱丽尔的阴茎尺寸过大,少男少女们经过那里,男的开口说粗话,女的捂嘴脸红,因此有议员提案说,这幅雕塑伤风败俗。 爱丽尔与魔法师普洛斯彼罗 这幅雕塑的设计者埃里克-吉尔(Eric Gill),据说根据要求 将爱丽尔的阴茎磨小 了一些。 这个雕塑家同时还是一个书法家,他是著名的 吉尔无衬线字体 (Gill Sans)设计者。这个字体被广泛用于铁路系统、英格兰教堂、BBC 和企鹅出版社,特别注意到 BBC的logo字体 。 埃里克-吉尔 这些作品应该足以引起你对这个雕塑家和书法家的兴趣。埃里克有三个女儿,分别叫贝蒂(Betty),佩特拉(Petra)和简(Joan)。她们不去学校,而是受家庭教育,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二女儿被特拉似乎特别受埃里克的钟爱,他有一系列的画以她为模特,一直到少女时期。 沐浴的女孩 辫子 梳理头发 这三幅画后来被刻成木版画,是埃里克所有的作品中最受欢迎的三幅画。然而,这些大胆甚至有些淫秽的作品,引起了人们的猜测。他的传记作家,研究发现 埃里克与他的两个姐妹和两个女儿都有性关系 ,甚至他还在日记里记录了他跟爱犬进行这方面的试验(continued experiment with dog)。 埃里克是一个天主教徒,他还为威斯敏斯特教堂内部装饰。当人们发现他在性行为方面的缺陷,建议撤下威斯敏斯特教堂里的作品,但是,最终没有人提起。

淫者见淫:鲜为人知的《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作者

很多人读过《爱丽丝漫游奇境》,但知道该书的作者人可能不多。路易斯-卡罗(Lewis Carroll)只是笔名,原名查尔斯-道奇森(Charles Lutwidge Dodgson),知道的人应该更少,就好像很多人发现鲁迅的儿子姓周而不姓鲁。 有意思的不仅仅是作者的名字,查尔斯-道奇森还是一个牛津大学的数学教授,并且是单身汉,喜欢跟小孩在一起。爱丽丝漫游仙境这故事最早是他,在一个夏日午后在泰晤士河边的树荫下乘凉时,给三个小女胡编的,这三个小女孩是姐妹,排行第二的是爱丽丝-林黛,就是查尔斯最喜欢的。也是这个故事主人公爱丽丝的原型。  林黛三姐妹,右边是爱丽丝 夏日下午路易斯-卡罗跟林黛姐妹在树荫下乘凉 查尔斯爱好摄影,他给这三姐妹拍了无数的照片,最多的是爱丽丝。他跟林黛家三姐妹的特殊关系引起了好多有争议的猜测,一般说来,真是生活中的爱丽丝给作者带来了灵感,他对小萝莉的爱是纯情的,他只是跟小孩在一起比成年人更有安全感。但是淫者见淫,很多人断定他是恋童癖,尽管没有确凿的证据。 路易斯卡罗喜欢摄影,他让爱丽丝扮演成小乞丐 少女时期的爱丽丝-林黛 老年爱丽丝

包围中国

对付外族入侵,“闭关锁国”政策从秦始皇筑长城防北方匈奴族开始。明代的朱元璋海禁,所谓“片板不许下海”防东部“倭人”。林则徐“虎门销烟”企图阻止鸦片进口,义和团“扶清灭洋”屠杀基督教徒,直到1949年中国驱逐了所有西方传教士。 但是,万里长城没有阻挡北方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的铁骑,而英法联军则用枪炮叩开了中国的东、南大门。历史上,每一次国门开关,都引起剧烈的社会动荡。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再一次打开中国的大门,然而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那样受到四面包围。 包围中国的局势,有两种很形象的描述: C形包围 ”着眼于中国东部岛链,假想敌是美国;而“ 满月形包围 ”的假想敌包含了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东西南北的包围。不管是“C形包围”还是“满月形包围”,都是从军事战略的角度着眼,而不是从政治和文化上着眼,针对的是外部敌人而不是内部,危险性在于它完全忽略了“软战争”的根本属性。 首先必须注意的是,欧美败退时留下的两具“特洛伊木马”,东部的台湾和南部的香港。蒋介石出逃台湾,国民党经过三十多年的演变,在1988年结束“训政”,完成了孙中山设计的从“军政、训政、宪政”三个阶段的进化。类似的,突尼斯和埃及等中东国家直到今年才结束“紧急状态法”,实现普选。 中国正在将台湾这具特洛伊木马拖进中国的东大门。而香港这具木马,早在1997年就“回归中国”了,收回香港“木马”时连同“木马”里面的资本主义制度也一同收回。 普通中国人对“ 西藏流亡政府 ”和达赖喇嘛的认识,不超出《人民日报》上刊登的不着边际的社论,很多人根本就没有听说过有这么一个流亡政府。“西藏流亡政府”的影响力不仅仅在于其藏传佛教和藏族文化,更重要的是达赖喇嘛的转变。西藏本来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农奴制”社会,但是在印度的“西藏流亡政府”却根据现代民主制中“三权分离”的原则,由最高法院、西藏人民议会以及西藏内阁(噶厦)所组成。达赖喇嘛今年退休,不再担任政治领袖,这就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政教分离传统。 从东边的台湾,南边的香港,西南角的西藏流亡政府,现在转到北部的蒙古国。国人分析89年东欧和苏联解体,往往忽视蒙古国由社会主义到宪政的转型,和这种转型对内蒙古的影响。成吉思汗给蒙古人带来的民族自豪感从来就没有消失,而内蒙和外蒙的分解在他们看来跟东德和西德、北朝鲜和韩国、爱尔兰和北爱尔兰、甚至台湾和中国大陆的分割没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