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国很久前就让我为他写传记,从没把他的要求当回事,尽管我一直很喜欢听别人讲述自己的经历,但是付诸笔墨,就觉有点太“小人物”了。
最近,常常回味那些故事,跟我一起成长的那一代人的故事。比较自己的,他们画下了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很可惜我埋头于书本,完全错过了那个时代上演的最激动人心的一幕。
父辈为孩子规划未来往往是失败的。粮站、供销社曾经是铁饭碗。我岳父为大女儿选择专业,分析说,粮油专业好,不管世道怎么变,人总不能不吃饭吧?但是他料不到粮票取消了,粮站没了。外公肯定建议舅舅去报考供销社会计,但是,供销社破产了。
周建国的父亲以“对牛”为业,他希望周建国子承父业。但是,他不曾意识到,耕牛在农村不再那么重要。牛市没了,他怀念那些牛绳,苎麻的、棕榈丝的、甚至稻草的,牛被买走,牛绳总是要拿回来,要不那牛绳作为讨价还价的最后筹码,这些“牛经”现在完全失落了。
裁縫、木工 、石匠、铁匠、油漆这些曾经都是体面的手艺,但是跟“对牛业”一样,我们的父辈并没有意识到这些手艺都将成为历史,包括那些严格的行规。叔叔逃计划生育,去东北跟了周福光的师弟周寿柱学木工,交了100元押金。三个月后偷偷到了丹东,没有出师就自己独立开业了。这犯了行业大忌,当时的行规,学徒没有正式出师,未谢过施恩是不能自己开业的。学徒一般三年,三个月实在太短了,能学到什么呢?周寿柱发现了小叔叔欺师背道,非常生气,他不允许叔叔开业。后来双方妥协,这边挑了“四样”到周寿柱家里,算是帮叔叔谢师。
父辈为孩子的规划根据自己的阅历,而孩子规划将来则完全盲目的。 周建国想跟他叔叔周福光学木工,但是叔叔说,你太小,拿不动斧头。然后他想学裁缝,父亲说,那是女孩子的手艺。最后周建国偷偷的跑到岩头学裁剪。一个月裁剪、一个月缝纫,每月学费30元。他自己带了大米,住在岩头中学宿舍,蒸饭吃。一个月后被父亲发现了,他不得不回家,帮父亲放牛、割草。但是,周建国讨厌放牛、割草的活儿。周建国打黄牯牛,他父亲打周建国。他父亲能驯服最倔的黄牯牛,但是驯服不了自己的儿子。周建国绝食抗议,躺在床上不吃不喝三天,父亲最后让步了。让周贤玉过来劝说,给了120元钱,说,你想去哪里,告诉我们。周建国把钱要下了,但是不告诉他们去哪里。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
他去温州打工,加工打火机;一天后离开那里,过瓯江到清水埠住一个晚上, 然后乘车去杭州,转车去北京。他买了五斤苹果和两瓶矿泉水,一路上饿了就啃苹果,渴了就喝矿泉水。
他到北京吴家场,背心、短裤,身边还剩有七八十元。
我不是在取笑父辈的失败,要不然也不会说我曾经错过了那激动人心的一幕了。因为中国的真正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恰恰开始于这些没落的手工艺中,而不从那些国营企业开始。
父亲为我们兄弟画下的蓝图完全没有实现。他让我们四个兄弟每人学一门手艺。为我分配油漆,可能是我的体质较弱。为弟弟分配了石匠、铁匠、木工。让两个姐姐去学裁缝,这样加上两老,八仙过海,砌屋造坦不求人。他还买了很多木料,准备造新房子。但是节衣缩食积累起来的柱子、椽子后来都蛀虫了,几十年后当作木柴卖了,价格比木柴还低,因为木柴已经劈好现成,而那些柱子还得花功夫劈开。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有的时候种瓜得豆。父亲让姐姐辍学学裁缝,打算将来挨家挨户的为人加工衣服。裁缝机很重,姐姐挑不动。父亲说,不怕,我为你挑了去。一个地方能加工好几天,完了为你挑回来。将来出嫁了,老公会为你挑缝纫机。但是,姐姐裁缝出师,没有挨家挨户的为人加工衣服,而是到宁夏开服装店,后来改称布料批发。以前的铁熨斗用炭火,裁缝师傅对着熨斗吹半天;而我对那把竹尺子一直保持戒心,因为人们说被裁缝师傅的尺子打了不转世。可以说,她们现在所从事的行业,就来源于那把炭火熨斗和竹尺子。
这些人都被称作“个体户”,成功地个体户叫做“万元户”。相比较之下,木工、石匠、铁匠、油漆等手艺,在我们那一代的命运就没有裁缝好,更不用说“对牛”了。
最近,常常回味那些故事,跟我一起成长的那一代人的故事。比较自己的,他们画下了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很可惜我埋头于书本,完全错过了那个时代上演的最激动人心的一幕。
父辈为孩子规划未来往往是失败的。粮站、供销社曾经是铁饭碗。我岳父为大女儿选择专业,分析说,粮油专业好,不管世道怎么变,人总不能不吃饭吧?但是他料不到粮票取消了,粮站没了。外公肯定建议舅舅去报考供销社会计,但是,供销社破产了。
周建国的父亲以“对牛”为业,他希望周建国子承父业。但是,他不曾意识到,耕牛在农村不再那么重要。牛市没了,他怀念那些牛绳,苎麻的、棕榈丝的、甚至稻草的,牛被买走,牛绳总是要拿回来,要不那牛绳作为讨价还价的最后筹码,这些“牛经”现在完全失落了。
裁縫、木工 、石匠、铁匠、油漆这些曾经都是体面的手艺,但是跟“对牛业”一样,我们的父辈并没有意识到这些手艺都将成为历史,包括那些严格的行规。叔叔逃计划生育,去东北跟了周福光的师弟周寿柱学木工,交了100元押金。三个月后偷偷到了丹东,没有出师就自己独立开业了。这犯了行业大忌,当时的行规,学徒没有正式出师,未谢过施恩是不能自己开业的。学徒一般三年,三个月实在太短了,能学到什么呢?周寿柱发现了小叔叔欺师背道,非常生气,他不允许叔叔开业。后来双方妥协,这边挑了“四样”到周寿柱家里,算是帮叔叔谢师。
父辈为孩子的规划根据自己的阅历,而孩子规划将来则完全盲目的。 周建国想跟他叔叔周福光学木工,但是叔叔说,你太小,拿不动斧头。然后他想学裁缝,父亲说,那是女孩子的手艺。最后周建国偷偷的跑到岩头学裁剪。一个月裁剪、一个月缝纫,每月学费30元。他自己带了大米,住在岩头中学宿舍,蒸饭吃。一个月后被父亲发现了,他不得不回家,帮父亲放牛、割草。但是,周建国讨厌放牛、割草的活儿。周建国打黄牯牛,他父亲打周建国。他父亲能驯服最倔的黄牯牛,但是驯服不了自己的儿子。周建国绝食抗议,躺在床上不吃不喝三天,父亲最后让步了。让周贤玉过来劝说,给了120元钱,说,你想去哪里,告诉我们。周建国把钱要下了,但是不告诉他们去哪里。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
他去温州打工,加工打火机;一天后离开那里,过瓯江到清水埠住一个晚上, 然后乘车去杭州,转车去北京。他买了五斤苹果和两瓶矿泉水,一路上饿了就啃苹果,渴了就喝矿泉水。
他到北京吴家场,背心、短裤,身边还剩有七八十元。
我不是在取笑父辈的失败,要不然也不会说我曾经错过了那激动人心的一幕了。因为中国的真正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恰恰开始于这些没落的手工艺中,而不从那些国营企业开始。
父亲为我们兄弟画下的蓝图完全没有实现。他让我们四个兄弟每人学一门手艺。为我分配油漆,可能是我的体质较弱。为弟弟分配了石匠、铁匠、木工。让两个姐姐去学裁缝,这样加上两老,八仙过海,砌屋造坦不求人。他还买了很多木料,准备造新房子。但是节衣缩食积累起来的柱子、椽子后来都蛀虫了,几十年后当作木柴卖了,价格比木柴还低,因为木柴已经劈好现成,而那些柱子还得花功夫劈开。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有的时候种瓜得豆。父亲让姐姐辍学学裁缝,打算将来挨家挨户的为人加工衣服。裁缝机很重,姐姐挑不动。父亲说,不怕,我为你挑了去。一个地方能加工好几天,完了为你挑回来。将来出嫁了,老公会为你挑缝纫机。但是,姐姐裁缝出师,没有挨家挨户的为人加工衣服,而是到宁夏开服装店,后来改称布料批发。以前的铁熨斗用炭火,裁缝师傅对着熨斗吹半天;而我对那把竹尺子一直保持戒心,因为人们说被裁缝师傅的尺子打了不转世。可以说,她们现在所从事的行业,就来源于那把炭火熨斗和竹尺子。
这些人都被称作“个体户”,成功地个体户叫做“万元户”。相比较之下,木工、石匠、铁匠、油漆等手艺,在我们那一代的命运就没有裁缝好,更不用说“对牛”了。
评论
发表评论